第十七章 恒山(待定本)

大道丹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归离心经最新章节!

    孟雁回拍了拍手。

    “都不要再看着了。”

    面前的玉灵珑和韩云舒回过神来。

    只听她道:“你们,都用过早膳了吗?”

    两人摇摇头。哪里有时间吃早饭。

    玉玲珑一结束每日的功课便赶来见她,韩云舒也一大早便来赴昨日之约。

    孟雁回见此便微微一笑,“那,一起吧?”

    这其实不是一句真正的询问。

    玉灵珑和韩云舒对此欣然点头。其实本来也是打算着一起吃。

    待见无人反对。

    孟雁回遂收回鱼叉,只徒手捏住那尾鱼。那鱼不住在那只素手中左冲右突的疯狂翻滚,试图还能再逃出生天。可却被拿捏的死死,拿捏的像是粘在了她的掌心之中。一切的努力和挣扎都是徒劳。

    没有人关注迷踪鱼的不愿意。

    因为此时有更值得重视的事。

    孟雁回抬起另一只空着的手,于空中虚握成拳。

    不见她有更多动作,然而孟雁回面前的虚空凭空出现了一领竹席。

    她的手再一松一合,下一刻,三人之间的空处就浮起了三张矮几。

    定睛一看,这领竹席凭空铺展,稳稳固定于不远处一块干燥土地上,此竹席三米见方,正中间则是一处圆形的空洞。

    随后三张矮几围绕着中间的圆形空洞呈“品”字状接连落座于竹席上。

    待布置好后,孟雁回说道:“看来我们今天的运气不错,此时刚好就遇见了一处能够点火的天然干地。”

    玉玲珑点头附议,韩云舒默默无语,却从袖袋中取出两块火石来。

    在沼泽中,想要找到一处能够生火的地方,可实在太难了,游人若能遇见,合该喜出望外。然而,除了她,大概也不会有人生出要在黑龙泽之中生火造饭的念头。

    坠日域无人敢做如此疯狂的事。

    可,在险境之中让自己活的更舒适,只是修真者们的日常。

    在任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进行对自我的养护,是所有能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修真者都懂得的道理。或者说,这是普通修真者成为道法通玄的大修士的一段必经之路。

    修真者虽然对身体和心灵的把控逐渐远远超出凡人的境界,但若时时刻刻常年累月的让自己的神经成为绷紧的弹簧,那样肯定会出事。

    孟雁回走上前去,左手握拳伸出手指做勾起状,下一刻便凭空出现了一口石锅。

    直接挂在了她的手指上。

    指节纤细柔软,石锅沉重坚硬,却偏偏稳稳坠于素指上,不晃亦不摇。

    本是该让人无比违和而提心吊胆的一幕,但待真正看到了孟雁回,只会感到浑身一震,一时便忘了先前的忧心忡忡。

    大泽深处,毒瘴弥漫,四野茫茫遮天蔽日。

    孟雁回此时看上去并不像一个少女。

    甚至不像一个血肉构成的活人。

    她周身气度一体沉凝如渊,石锅通体苍青,沉重而冰冷没有生命力,却安静的垂于她指尖。

    看着看着,天地虚化,声色远去,只剩少女和她的石锅,然后这抹苍青色也渐渐消失,天地只剩一人而已。

    在此人面前,一切万物俱都无言。

    下一刻,她笑了,此一笑纯净温暖若三冬之日,这一动水陆重演天地初开。

    ……

    孟雁回走至竹席中间,弯腰将石锅放好。

    苍青色的石锅与碧色青竹严丝合缝,将正中的空洞遮盖的密不透风。

    “好了,都坐过来吧。”孟雁回回头看向他们。

    周围两人这才回过神来。

    一时心中俱感惊憾。

    这就是'道法自然'。

    ……

    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之人,又是何等不可思议之事!

    待仔细看去,竹席的背后有一层朦胧的光晕,若存若亡,却切实存在。将沼泽中的一切淤泥水分和瘴气毒虫与本体完全隔绝。

    那光晕温润如玉,若隐若现。

    这竹席清凉干燥,寒暑不侵。

    如此不可思议,如此难以想象……像是鬼神施予妙手。

    韩云舒揉了揉眼睛。

    她……竟然在身上装了这么多东西。

    在天元大域中出现的储物法宝和随身空间。只有是真正的大修士才能和诸天万界中别的大世界的强者通过的深入沟通以后,才能交易来专门给低境界的小辈们使用。

    所以在天元如果见到某个低级修真者或者修行人,挥一挥手就取出了无数不同的法宝和道具,甚至是凭空就变出各种各样活着的生灵。那么这个人一定和某一个强大的修真者关系匪浅。甚至可能是对方的直系晚辈,还一定很是受宠。

    而如果能在人间苦境中见到一个哪怕只能装一杯水的空间器具,不用怀疑,它就是稀世之宝。

    两个人各选了一个位置坐下,三人不分主次高低,呈品字型就坐。

    天元大域,是诸天万界的生命起源世界之一。

    天元十二洲最富饶的中洲直属于中央王朝“周”。

    中州之广不可以道里计,凡人想从极东来极西,从极南往极北,非得穷极百世之功。

    大大小小的邦国是宗门的依附者与......根基,二者休戚相干,共存共荣。

    然而十二洲并非完全属于宗主之国,大地上仍有着多如恒河之沙的大小城邦氏国。

    这些所有的大小邦国就构成了人间世俗。

    十二洲这些大大小小的邦国公卿,只是凡人眼中的尊贵者

    天元界有三个至高圣地,周王朝有三个护国神教。它们在整个天元界划出了无形的线条,分了疆土,各自统御着九洲大地上无数的宗门,与无数的国家。

    山门所在,便是所有天元修士们心中的朝圣之所,是诸天万界所不敢言之地。

    天地间有三座圣地,它们是天元修真者的起源,山门所在,便是天元十二洲修真者心中的朝圣之所。

    天元真正的主宰是那些长年隐在“云深不知处”只偶尔会有一些门人下山显露“神迹”的“世外仙山”。

    若人王为君,那么仙宗就是神。

    自古以来君权神授。

    是以王者自称“天子”。

    自古以来,普天之下的“礼”、“法”、“制度”从来就是上位者用来统治和调度下位者的工具。

    但其实只有常怀恐惧之心的普通人才会用一整套诸如此类的东西不断去强调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因为他们只能通过对这些外在加强宣传才能维护体制的权威与自身的合法性。

    越是在愚昧落后的地方这样的规则就越发赤裸裸,在一部分资源匮乏思想贫瘠的小世界,强者甚至生来就可以支配一切。

    如此完全归于自身的伟力,让强者的统治比一切制度化的显性规章都要“正统”而坚不可摧。

    强者给予弱者以庇佑,而弱者给予强者以奉养。

    这是公平合理的交换,是普天之下皆通行的一条真理。

    亦是望眼普天之下,尤其是天元大世界里面的修真之人的一条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