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造纸的目的

秦琼不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大唐:文状元被人顶替了最新章节!

    没有在意周围众人的议论,杨云在看到东西之后,也是吩咐着众人,按照自己的记忆,开始造纸。

    只不过,对于造纸这一块,杨云也不是十分的熟悉。

    只能够依靠前世的记忆开始慢慢摸索。

    杨云虽然学的东西比较多,但是也不是什么都会。

    不过这个纸若是制造出来的话,今后想要弄报纸的话,对于杨云来说,简直就要轻松多了。

    所以,现在杨云也只不过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开始造纸。

    一个下午,杨云都在前院里不断的忙碌着。

    将树木碾碎,然后煮出木浆。

    一道道工序都在忙碌着。

    若是这个造纸可以成功的话,杨云还想在汉中郡开个造纸的工坊,这样一来的话,光是卖纸,都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而在后院,被杨云折腾了一晚上的李丽质也是悠悠转醒。

    打开了房门,一个婢女早就站在门口等着了:

    “夫人,您醒了!”

    李丽质闻言点了点头,问道:

    “武侯大人呢?”

    听到了李丽质的话,婢女也是当即回答道:

    “武侯大人现在正在前院呢,听他们说好像在造纸!”

    “造纸?”

    李丽质听到了这句话,忍不住瞪大了双眼呐呐道:

    “杨云居然连造纸都会?”

    听到了李丽质的呐呐声,婢女也是忍不住笑了笑道:

    “夫人都跟了大人这么长时间了,难道还看出来大人有什么是不会的吗?”

    听到了此话,李丽质也是有些无语,当即来到了前院。

    此时的杨云,已经将木浆全都煮好了,接下来,也就是准备将这些木浆全都弄好,经过一系列的脱水,压缩,然后烘干。

    纸,已经开始逐渐的成型,杨云此时的额头上也是微微的出现了一些汗渍。

    随后便将剩下来的事情,全都交给下人了,而当李丽质看到了这一幕之后,也是一瘸一拐的来到了杨云的身旁。

    杨云见状笑了笑道:

    “醒了?”

    想到了两人昨天晚上的疯狂,李丽质也忍不住闹了一个大红脸,不过很快,脸色就恢复如初,看着杨云眼前所弄的这个东西,询问道:

    “夫君,这是在,做纸?”

    闻言,杨云点了点头。

    “没错,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赚钱方法,不过比较废纸,若是能够弄出来纸的话,想比后面来说,我们要轻松许多。”

    而听到了杨云的话,李丽质也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而杨云则是看向了一旁的李丽质问道:

    “饭吃了没?”

    李丽质闻言摇了摇头。

    看到这一幕,杨云也是笑了笑道:

    “那我就带你吃饭去吧,这个纸要出来,恐怕还得有一段时间!”

    听到了杨云的话,李丽质有些好奇的问道:

    “大人你不需要在这里看着吗?”

    闻言,杨云笑了笑道:

    “不需要!”

    随后也是二话不说,便带着李丽质来到了厨房处,因为前一天的疯狂,今天的杨云也是亲自下厨给李丽质做饭。

    李丽质也是两眼笑眯眯的坐在了那里,看着前后不断忙碌的杨云,笑了笑道:

    “平日里倒是没有看过你下厨,今天倒是要好好尝尝夫君的手艺!”

    闻言,也是笑了笑道:

    “行啊,若是你喜欢的话,天天做菜给你吃也不是不可以!”

    闻言李丽质笑着摇了摇头:

    “夫君那么忙,还是算了吧!”

    杨云现在已经够忙了,为了整个汉中郡忙里忙外,要说天天给他做饭?

    做饭哪是男人家应该做的事情。

    而听到了李丽质的话,杨云也是淡淡一笑。

    看着正在忙碌的杨云,李丽质也是感觉到一阵的温馨。

    而后看向了杨云两眼笑眯眯的问道:

    “夫君,你闲来无事,为什么想要做纸?”

    听到了此话,杨云也是笑了笑道:

    “之前也只不过是想要给那些孩子们找一份工作,汉中郡的孤儿太多,若是全都放到武侯府的话,倒也是不太好,不过在造纸的时候,我倒是感觉到,这个纸张,可以用来振兴文事!”

    听到此话,李丽质有些好奇:

    “振兴文事?就靠这些纸?”

    “靠这些纸当然不行!”

    杨云笑了笑。

    想要振兴文事,靠的是什么?

    若说是纸的话,大唐也不是说没有,而是缺少了读书识字之人。

    虽然现在有着科举制度,不过对于大唐所有的人口来说,读书写字,也只不过是少数人才能有的福利。

    甚至一些书生,根本就买不起外面的纸。

    除了一些秀才,和朝廷当中的一些人,纸在这个时候,还在少数的!

    想要单纯的依靠纸来振兴文事的话,那未免也太单纯了一些。

    还需要一些人去教。

    想到这里,杨云也是将手上的菜,端到了桌子上和李丽质开始侃侃而谈。

    自古以来就有诸子百家,比如在秦朝,最强大的,也就是法家。

    随后就是儒家和阴阳家。

    各个学术,都有各个学术的优点和缺点。

    除此之外,还有道,墨,农,医

    他们不是很受重视,但是不同理念的手段,对于唐朝来说的话,很多东西,已经没有人再去重视。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也是深知。

    而科举制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被李世民看重的,直接入朝为官。

    只不过这一点对于李世民来说,真正有学识的人,入朝为官的话,还是太勉强了一些。

    毕竟有着这些名门望族所在。

    有着种种黑幕,而杨云和李丽质所说的,也就是利用这一点,开一个学校。

    找出一些相关方面的人才,然后开始教学这些学生们。

    比如农家,专门研究二十四节气,然后种田,种树。

    医家,治病救人等方面。

    还有再找一些朝廷当中的人,专门去研究朝廷当中的事情,比如之前李世民去考验杨云的那个问题。

    赈灾的粮食,没有办法到平民手中,应该如何如何。

    这些东西,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着足够的天赋,并不是所有人在所有的地方成就都很高。

    比如一个朝中的大臣,你让他和厨师去比拼厨艺,那能比得过吗?

    虽然唐朝对于这一点也不是完全不看重,只不过对于杨云来说,远远不够。

    作者题外话:第七章,好像是不是有点迟了